新能源汽车电芯涂层工艺:技术革新推动行业发展

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当下,电芯涂层工艺作为保障电池性能与安全的关键环节,正经历着深刻的技术革新。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、充电速度和安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,电芯涂层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池乃至整车的品质。


以 UV 涂层工艺为例,Lankwitzer 旗下蓝威涂料(上海)有限公司开发的 UV 绝缘电池涂层(EvoProtect 455 UV)在行业内表现卓越。该涂层通过紫外线照射,能在不到 5 秒的时间内实现超快速固化,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。在动力电池大规模生产中,快速固化意味着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电芯的涂覆,满足市场对电池产能的急切需求。而且,其支持自动化生产,可实现无人干预的连续生产线,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,确保每一个电芯涂层的一致性和稳定性。这种自动化、高效化的生产模式,正引领着新能源汽车电芯涂层工艺向更高水平发展。


与传统的 PET “蓝膜” 包敷工艺相比,UV 涂层工艺优势明显。湖南帝京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全(高)固含 UV 绝缘涂料,作为 “蓝膜” 的替代品,在绝缘、耐电压、耐磨、耐候、抗老化等方面性能更胜一筹。“蓝膜”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,容易出现老化、脱落等问题,进而影响电池的绝缘效果。而 UV 电池涂料凭借良好的附着力和稳定性,能够为动力电池提供更持久可靠的防护。在面对新一代动力电池结构变化,如电芯直接粘接在 PACK 盖板或车身底盘,对电芯粘接剪切力度要求提升至 9 - 15Mpa 时,蓝膜的 PSA 背胶粘接性能仅在 0.5 - 2Mpa 水平,结构胶在蓝膜上的粘接强度也处于 2.0 - 3.5MPa 的中低水平,难以满足需求。UV 涂层工艺则能有效应对,其固化后形成的涂层具有较高的剪切强度,像 Lankwitzer 的相关产品剪切强度大于 12mpa,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电池结构设计。


此外,电池电芯绝缘层的喷墨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工艺,也在逐渐崭露头角。该技术具有材料利用率高、产品良率高、性能佳等优势。例如,松井股份开发的 100% 固含 UV 固化电池绝缘涂层,配合三迪数字的系列 ONEPASS 打印工艺,生产节拍可提升到 40PPM 甚至更高,制造段良率达到 99%+,材料利用率近 100%。这种工艺不仅能提升电芯安全性,隔绝外部环境的氧气和湿气,提高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,还能增加电芯容量,减少蓝膜收边叠加占用,提升整体空间利用率。


新能源汽车电芯涂层工艺的技术革新,正从多个维度提升电池性能与安全性,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朝着更高效、更安全、更环保的方向大步迈进 。

Go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