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7-17 Lankwitzer(蓝威涂料)
UV喷涂技术:突破PET蓝膜局限,引领电池安全升级
在锂离子电池制造中,绝缘涂层是保障电池安全性与耐用性的核心环节。传统技术如PET蓝膜虽广泛应用,但仍存在效率低、附着力不足等问题。
随着新能源汽车向高电压、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,这些技术已难以满足新一代电池的安全需求。
作为行业技术先锋,宝马(BMW)率先将德国Lankwitzer(蓝威涂料)UV喷涂技术应用于电池绝缘方向,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,实现了更环
保、更高品质的绝缘涂装解决方案。
为什么宝马选择UV喷涂技术?
电动汽车对轻量化、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要求更高,而UV喷涂技术能提供:
①超快固化:紫外线照射下秒级固化(1-3秒),大幅缩短生产节拍,提升产能。
②超高附着力:适用于金属、塑料、复合材料等多种基材,确保涂层在长期使用中不脱落
③ 卓越耐候性:抗UV老化、耐化学腐蚀,适应电动车电池包、电机等高压部件的绝缘需求。
为什么传统PET蓝膜无法满足新一代电池需求?
①安全红线:随着新能源汽车800V及以上高压快充技术的普及,电池系统对绝缘材料的耐击穿电压提出更高要求。然而,PET蓝膜的耐击穿电压
通常仅能达到2500V,存在绝缘失效风险。此外,国家强制性标准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(GB 38031—2025)明确要求电池包绝缘电
阻≥100 Ω/V,而传统蓝膜方案在长期使用后易因老化、边缘翘曲等问题导致绝缘性能下降,难以满足新国标要求。
②结构缺陷:新一代电池结构(如CTP、CTB、CTC)采用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或车身底盘的设计,对粘接剪切强度的要求提升至9~15MPa。然
而,PET蓝膜的压敏胶(PSA)粘接强度仅为0.5~2MPa。在电池组受到外力冲击时,蓝膜易发生界面脱落或内聚破坏,导致绝缘失效,增加电池短
路或热失控风险。相比之下,UV喷涂固化后形成的涂层与电芯基材形成化学键结合,剪切强度可轻松达到10MPa以上,满足新一代电池结构的力学需求。
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,UV喷涂技术凭借其卓越的电气性能、机械强度和工艺优势,正在成为高端动力电池的标配解决方案。
这一技术革新不仅解决了当前的安全痛点,更为未来1000V超高压平台的绝缘需求预留了充足的技术空间。
选择UV喷涂,就是选择:
UV喷涂 | |
更高的安全余量 | ✔ |
更优的生产效率 | ✔ |
更长的使用寿命 | ✔ |
更好的成本控制 | ✔ |
随着宝马等头部车企的示范应用,UV喷涂技术正在重塑动力电池绝缘技术路线图,推动整个产业向更安全、更高效的方向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