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环寿命:影响使用成本的重要因素

动力电池在长期充放电循环中,内部及外部部件面临着多重损耗风险。外壳与模组框架长期暴露在复杂环境中,可能因潮湿、电解液微量渗漏出现腐蚀,也可能因车辆行驶中的震动、储能设备运行中的温度波动出现结构磨损,如下图所示。这些部件的损伤会直接影响电池内部的稳定性,导致电芯受力不均、热管理效率下降,进而加速电池性能衰减,缩短循环寿命。

电池部件

面临的主要损耗风险

对电池性能的影响

外壳

潮湿、电解液渗漏导致腐蚀;震动、温度波动导致磨损

影响密封性,加速内部结构损坏

模组框架

震动、温度波动导致结构变形;微量渗漏腐蚀

破坏电芯排列,影响热管理

Lankwitzer 涂料的防护方案

蓝威涂料针对动力电池的使用场景,为关键部件提供了精准的防护方案。其研发的特种防护涂料具备优异的耐腐蚀性,能在电池壳体、模组框架表面形成致密的防护层,有效抵御潮湿环境与电解液渗漏带来的侵蚀,避免部件因腐蚀出现结构失效;同时,涂料的抗冲击与耐老化性能突出,面对车辆行驶中的频繁震动、储能场景下的温度交替,能减少部件的物理磨损与老化速度,保持结构的完整性。

上图所示:蓝威涂料在电池部件表面形成的防护层,可有效阻挡侵蚀

实际效果验证

当电池部件得到稳定防护,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得以保障,电芯便能在更优的环境中完成充放电循环。经实践验证,应用蓝威涂料防护的动力电池部件,在长期使用中损耗率显著降低,电池循环寿命得到有效延长 —— 在标准充放电条件下,原本循环 2000 次可能出现明显衰减的电池,借助部件防护的加持,衰减速度放缓,实际有效循环次数进一步提升。

应用场景

未使用蓝威涂料的电池循环寿命

使用蓝威涂料的电池循环寿命

提升比例

新能源汽车

约 1800 次(明显衰减)

超 2200 次(衰减延缓)

约 22%

储能电站

约 1900 次(性能下降)

超 2300 次(性能稳定)

约 21%

成本降低体现

循环寿命的延长直接转化为使用成本的降低。更少的更换次数意味着省去了频繁换电池的物料与人工成本,对家庭用车来说,能减少数年一次的电池更换开支;对大规模储能项目而言,则能大幅降低长期运营中的维护成本。以常见的新能源汽车为例,更换一次电池成本约 5 - 10 万元不等,若循环寿命延长,可有效减少此类高额支出;储能电站方面,按一个中型储能电站(10MW/20MWh)计算,若原本 8 - 10 年需更换一次电池,成本达数千万元,通过蓝威涂料提升循环寿命后,更换周期延长,成本可大幅降低。

可以说,蓝威涂料以 “防护赋能” 的方式,成为了动力电池延长循环寿命、控制使用成本的重要助力。


Go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