锂电池涂料工艺技术对决:传统工艺与 Lankwitzer UV 工艺的碰撞

传统锂电池涂料工艺,如刮刀涂布,凭借设备简易、成本亲民的特性,在早期锂电池生产中广泛应用。但它精度欠佳,涂层厚度偏差大,致使电池活性物质分布不均,容量和循环寿命受影响。辊涂虽速度快、效率高,却对浆料流变性要求严苛,稍有偏差,就会出现涂布瑕疵,降低电池性能。

Lankwitzer 推出的 UV 涂料工艺,为锂电池生产带来变革。以其研发的 EvoProtect455UV 系列为例,该系列产品从 2015 年到 2018 年历经 3 年研发,2018 年投产的 EvoProtect455UV(UE55 - 0500/0)产量超

4000 ,首次运行合格率超 98%。在电芯涂覆中,Lankwitzer UV 工艺能精准控制涂层厚度,使电池内部电场分布均匀,提升能量转化效率。其涂层具备高绝缘性,抗压强度大于 6kvdc,介电强度大于 150kv/mm,绝缘电阻 > 10gω,有效降低电池短路风险,保障电池安全。

从效率层面看,传统工艺干燥环节耗时久,限制生产速度。Lankwitzer UV 工艺采用紫外光固化技术,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固化,大幅缩短生产周期。如在德国和中国的 26 条电芯涂覆生产线上应用,电池涂装量远超 3.5 亿只,生产效率显著提升。在成本方面,传统工艺涂料浪费严重,而 Lankwitzer 与设备制造商合作优化工艺,涂料回收率近乎 100%,降低原材料成本。2025 年,Lankwitzer 持续发力,上海研发中心不断探索 UV 工艺优化方向,为锂电池涂料工艺发展注入新活力,引领行业迈向高效、高性能的新征程。

Go to Top